-
單芯片皮秒級中紅外激光器問世
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團隊首次展示了一種集成在芯片上的皮秒級中紅外激光脈沖發生器,無需外部組件即可運行,可在數小時內穩定產生覆蓋關鍵氣體吸收帶的光譜。這種新型激光器有望加速高靈敏度、...
2025-07-17 -
片上諧振腔的多彩激光產生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聯合華東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之江實驗室等單位,基于高品質因子的薄膜鈮酸鋰微盤腔,實現了高效的橫向非線性光學頻率轉換。高階非線性光學過程是推...
2025-07-16 -
哈工大團隊在《自然》發表研究成果 推動“自由定制”激光技術發展
過去,若讓激光按照我們需要的方式發光(比如聚焦、變換圖案等),需要在激光器外加一些又大又復雜的光學元件。你能想象僅靠百納米厚的一只小薄片,就能替代激光器和鏡片嗎?近日,我校深圳校區...
2025-07-14 -
科研團隊開發出可自由調控發射波前的新型激光光源
記者7月14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獲悉,該校宋清海、肖淑敏教授科研團隊在激光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攻克了傳統激光模斑形狀、偏振、角動量受限的技術瓶頸,創新性開發出可自由調控發...
2025-07-14 -
安徽省一創新成果獲世界光子大會發明展“特別金獎”
??記者7月11日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在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國際光學工程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5年第六屆世界光子大會上,來自我省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便攜式多模態定位建圖...
2025-07-12 -
星遙光宇在空間激光通信領域取得新突破
7月11日,星遙光宇宣布,近期,公司研發的異軌星間激光通信載荷(T2型)在軌實現跨星座遠距離激光建鏈與穩定通信,載荷與目標軌道高度差數百公里,單次建鏈弧段星間距離變化超1000公里,星間距離...
2025-07-12 -
納米“雙光子工廠”問世!中國科研團隊研制新型量子糾纏光源登《自然》
7月9日,《自然》雜志(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
2025-07-11 -
中科大提出一種傾斜多模光纖布拉格光柵高階模式可切換光纖激光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安廷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傾斜多模光纖布拉格光柵的高階模式可切換光纖激光器,成功實現了超十種不同高階模式的可切換發射。相關研究成果于7月6日以“Switchable high-order tr...
2025-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