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在线视频,狼友免费精品视频,懂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到六区变态另类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技術前沿

南洋理工開發新型激光器:比沙粒更小,光損耗更低!

激光制造網 來源:南洋理工大學2025-08-15 我要評論(0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超緊湊激光器,其能效更高、功耗更低。這種微米級激光器比沙粒更小,采用特殊設計大幅減少光泄漏問題,...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超緊湊激光器,其能效更高、功耗更低。這種微米級激光器比沙粒更小,采用特殊設計大幅減少光泄漏問題,相比其他超緊湊激光器,其光損耗更低,運行能耗顯著減少。

該激光器工作于太赫茲頻段(30μm至3mm),覆蓋6G通信頻率,有望推動未來高速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上。

Image

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物理與數學科學學院的Wang Qijie教授(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的Cui Jieyuan博士。

激光器的光損耗問題

超緊湊激光器在小型設備、光計算、數據中心、高速通信、醫學成像及先進傳感器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然而,光損耗問題嚴重限制了微型激光器的性能,主要表現為:

激光腔側向泄漏:激光腔用于約束和放大光束,但部分光會從側面逃逸。

輻射損耗:光子晶體結構中的光輻射導致能量損失。

散射損耗:光子晶體的制造缺陷導致光散射,降低效率。

在超緊湊激光器中,這些損耗效應尤為顯著,甚至可能導致激光器無法輸出足夠強度的光以供實際應用。

三維抑制光泄漏的創新方案

為解決這一難題,南大團隊結合平帶(flat bands)和多束縛態連續區(multi-BIC)兩大物理機制:

平帶結構:光子晶體中特定能帶的光波群速度趨近于零,使光能量無法逃逸激光腔。

多BIC機制:通過光波干涉抵消逃逸分量(類似降噪耳機原理),實現三維空間的光束縛。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激光腔結構,在兩層金膜夾持的半導體光子晶體中,構建雛菊形微孔周期性陣列(見圖1)。該設計可同步抑制泄漏、散射和輻射損耗,團隊稱其為“三維光泄漏抑制的終極解決方案”。

Image

左圖:激光腔芯片;中圖:雛菊形氣孔陣列有效降低光損耗;右圖:微孔結構顯微圖

技術優勢與應用前景

該激光器還具有光束發散角極小的特點,適用于精密光學領域。通過調整氣孔尺寸和光子晶體晶格常數,該設計還可拓展至近紅外及可見光波段。

Wang Qijie教授(南洋理工大學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院/數理學院,研究負責人)表示:“基于團隊在光子能帶工程領域15年的積累,我們意識到平帶與BIC的結合能高效捕獲光子。這項突破克服了現有微型激光器的缺陷,為可穿戴設備、光計算等應用開辟了新道路。”

Cui Jieyuan博士(論文第一作者,南洋理工大學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院)指出:“我們的激光器解決了微型激光器的關鍵瓶頸,未來可廣泛應用于下一代通信和計算技術。”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光子學專家Bo Zhen副教授(未參與研究)評價:“這項創新是拓撲光子學領域的重大突破,為集成光子系統提供了緊湊、穩定且可擴展的新型光源。”

目前,研究團隊正致力于提升激光功率并推進光電器件集成,同時已提交技術專利,并尋求產業合作以推動商業化進程。

相關鏈接:https://dx.doi.org/10.1038/s41566-025-01665-6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光電,激光產業,企業,創新,激光企業,智能制造,產業園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