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激光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 年中國激光產業市場中,在工業、信息、商業、醫用和科研領域的激光設備(含進口)市場銷售總收入高達336億元,較2014年同比增長了4.7個百分點。
全球能量激光和信息激光的總產值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能量激光產業300億美元,國際領先企業的收入狀況表明: 整體激光產業的增長幅度將在10%左右;具有先進技術的領先企業增長速度將超過50%;激光設備整體銷量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激光器產品在航空航天、能 源、交通運輸、醫療設備以及金屬制品等不受經濟衰退影響的市場領域,業績增長良好。2014年光纖激光器銷售額大幅飆升了38%,其主要貢獻來源于金屬板 材切割,CO2 激光器實現14%高增長。
產業格局分析
中國激光加工產業的4個產業帶: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華中地區和環渤海地區,其側重原本有所不同,但隨著國內多個省市地區把光電子和激光產業作為地方規劃發展的重點方向,國內激光產業的區域格局已在悄然發生改變。
武漢地區在全國乃至全球,首先提出了建設“光電器件及激光產業體系”的思路。光電器件及激光產業體系由光電器件及激光產業服務鏈、光電及激光裝備產 業鏈和光電及激光制品應用鏈構成。三條鏈相輔相成,互為支撐,將服務、裝備、應用連為一體。這三條鏈建成后,湖北省的光電與激光產業將進一步加快光電器件 及激光產業自主創新步伐,實現以市場為導向、資本為紐帶,吸引社會資本,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完善光電器件及激光產業體系,“武漢光谷”將成為“世界光 谷”。
產業特征分析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一直重視和支持傳統制造技術的更新換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進入光制造時代,其特征表現在:
(1)產業規模大。2014年,我國激光產業鏈產值約1010億元,其中:上游產業——激光元器件及激光器產業規模為210億元左右,占比20.8%;中游產業——激光裝備 產業規模最大,為350億元,占比34.7%(其中,用于切割、打標和焊接的高功率激光設備占據了67%的市場份額);下游—激光加工在重工業、電子工 業、輕工業、軍用、醫療等行業的應用達到450億元,占比44.6%。
(2)應用領域廣泛: 激光制造技術已涵蓋國民經濟的所有領域,并且隨著3D打印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將顛覆性的改變設計、制造和檢測等理念和方法。
(3)技術水平高。 經過國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我國激光技術無論從研發的隊伍、研發的投入、研發的水平均達到較高的水平和規模,研發的激光器涵蓋了目前激光制造所需的各種波 段和時域,技術水平有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激光顯示迎來發展新機遇
不僅是在教育、商用、家用和數字影院以及工程顯示市場激光大有可為,現在激光顯示已經開發出另一個獨特的市場:激光微型投影機。市場上的激光投影重量至 少都有10斤以上,但是光峰小明只有700克的重量,亮度達到700流明。微投為時尚用戶、便攜商務等提供了一個差異化的選擇。激光光源在微投市場的發 力,將徹底將投影機的所有產品線都帶入一個統一的激光標準時代。
從電影院、博物館、體育場到家庭、學校教室、企業辦公室,以及戶外野營,激光時代的投影市場是空前的和不同以往的。激光顯示技術的意義不僅僅局限在工程上的成功,更會成為在諸多維度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乃至人類文明進步的力量。
今天,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華為的通信技術、離不開騰訊的社交產品,未來激光顯示推廣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至少每個人隔幾天就會遇到激光顯示產品、甚至每天使用激光顯示產品。2016年將是激光顯示一個極大的收獲年。業內預測市場銷量增幅可達2015年的5-10倍,其價格也將下降達到4成以上。激光顯示正在迎來普及時代、萬元時代。
不管是機遇還是挑戰,可以預見到的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將助推中國激光產業再續黃金十年。在未來5年內,激光行業將會保持每年15%的平均增長速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