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Formnext Asia深圳展將以全新升級姿態亮相,于8月26-28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5號館呈現一場集技術創新、產業應用與跨界融合于一體的增材制造盛會。本次展會將聚焦十大核心科技板塊,從規模化生產到前沿材料突破,全面展示3D打印技術的最新進展與商業化成果。
本次展會精心打造的十大亮點將引領行業新風向:從"3D打印農場2.0"展示分布式制造的規?;瘜嵺`,到展示3D打印鞋業黑科技;從金屬打印重構手機精密制造的"3C電子加速器",到碳纖維無人機框架一體化成型的"低空經濟新引擎";更有可降解生物材料突破應用邊界、綠激光攻克高反金屬打印難題、AI智能軟件實現"所想即所得"等創新技術集中亮相。特別設立的香港展團將展現大灣區協同創新成果,而3D打印寵物義肢公益項目則彰顯科技溫度,配合中國3D打印出海攻略,這場集技術突破、產業應用與人文關懷于一體的行業盛會,必將重新定義3D打印的未來圖景。
十大必看亮點提前預告
看點一:3D 打印農場 2.0:規模擴容與模式進階
2024年首屆3D打印農場大會的行業反響已驗證其價值,在今年,在TripoAI冠名、倍思軟件、鑫博川、孚森Flsun、菲托斯、愛樂酷Elegoo、起迪科技、聚復科技、馨造物、 創想三維聯合贊助下,這一明星板塊將迎來規模與質量的全面躍升。
與南極熊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3D打印農場大會,不僅展區面積翻倍,更匯聚了設備商、材料商、服務商等全產業鏈玩家,完整呈現從"單打獨斗"到"生態協同"的進化之路。值得一提的是,8月27日,創想三維將組織惠州產業園探秘之旅,讓農場主近距離了解3D打印規?;a的未來趨勢。
如果你關注過上個月央視科技創新的報道,一定對今奇玩具的3D打印農場模式印象深刻。這家落地分布式制造理念的企業將亮相展會,并分享其商業化實踐經驗。該模式通過云端接單、分布式生產、物流配送的閉環鏈條,實現“零庫存”按需制造,在教育玩具、文創產品等小批量多品類場景中展現顯著適配性。
看點二:3D 鞋業技術突破:從概念到量產的路徑探索
"你腳上的下一雙鞋,很可能完全由3D打印制造。"這一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目前,3D 打印制鞋已從先鋒試驗走向多元品牌落地 —— 匹克,安踏、李寧、特步等運動品牌均在該領域展開技術布局,國際品牌如耐克、阿迪達斯亦通過創新合作探索新賽道。除專業運動品牌外,博理等國內新銳企業亦有突破,公司自研的ELASTRIUM高性能材料庫及HALS(受阻異步光固化反應)超高速3D打印技術制造的鏤空休閑鞋、個性拖鞋成為跨境爆款,產品紋路由 AI 隨機生成,實現設計唯一性。
展會同期舉辦的 “前沿 3D 打印鞋業創新技術與應用論壇” 將聚焦產業實踐:匹克設計師、博理、中科三維、萬華化學、廣東鞋業廠商會、眾智信贏、漢邦激光、海天增材、鉑力特、聯泰科技、眾遠新材料、中航邁特圍繞3D打印材料創新、數字化鞋模設計、個性化定制生產、可持續制造工藝、智能化鞋履開發及行業標準化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推動3D打印技術在鞋業領域的產業化突破與商業化落地。
看點三:3C 電子加速器:金屬打印重構手機精密制造鏈路
3D 打印技術正顯著提升手機研發效率。傳統原型制作需數周,而今通過 3D 打印可在 2 小時內完成含百余個透氣孔的散熱中框,實現復雜結構一體成型,兼顧性能與設計精度。華南地區作為 3C 產業核心地帶,對新技術的快速接納為其應用提供土壤。
本屆重磅論壇 “金屬3D打印手機3C電子應用論壇” 將聚焦實戰:惠普、西門子、中南智誠、武漢易制、尚材三維、眾遠新材料、倍豐智能、中航邁特等企業技術負責人分享 3D 打印在產品快速迭代、定制化生產中的落地案例;行業專家深入剖析金屬打印如何破解手機精密零部件制造的精度與效率瓶頸。觀眾可與技術團隊直面交流,探索3D技術對3C 產業的重構潛力。
看點四:低空經濟和人形機器人新引擎:碳纖維復合和金屬3D打印賦能產業升級
深圳完備的無人機產業生態和機器人產業帶,為3D打印技術落地提供了全鏈條保障。
盈普三維將展示基于 SLS 技術的 6 克級無人機機架,其復雜拓撲結構有效解決支撐設計難題;惠普 MJF 技術實現零件減重 25%,研發周期從數周壓縮至小時級;漢邦激光金屬打印的鈦合金起落架,兼具抗腐蝕性與輕量化特性,可適應多場景應用。這些技術正推動物流、植保無人機性能的階梯式提升。
鉑力特助力華力創科學推出首個金屬3D打印靈巧手精細力覺解決方案PhotonFinger-5in1;中航邁特的客戶用其金屬3D打印設備制造了機器人關鍵部件,如人形機器人TC4鈦合金胸腔連接件、上臂、小臂及腿部結構件等。從無人機的精密構件到機器人的核心運動部件,本屆Formnext Asia 深圳的展商完美體現3D打印技術正為兩大戰略新興產業提供強勁的制造引擎,展現中國智造的前沿實力。
看點五:材料革命:可降解生物材料與高性能陶瓷拓展應用邊界
本屆展會材料展區規模爆發,參展商同比增長 76%,全景展現 3D 打印材料的多元演進與產業化圖景。成熟材料體系分層清晰:消費級以 PLA(環保易打?。┖?ABS(高剛性耐化學)為主;工業級則依賴鈦合金、鋁合金等金屬粉末支撐航空航天等精密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創新材料更具突破:惠通生物與海正生物的可降解聚合物,從醫療支架、手術導板延伸至環保餐具,堆肥條件下可自然降解;陶瓷粉末適配航天耐高溫部件,碳纖維 / 尼龍等復合材料憑輕量化特性用于無人機、汽車組件,力學性能接近金屬。展區凸顯 “性能突破 — 工藝適配 — 場景拓展” 邏輯,為材料選型提供全維度參考。
看點六 金屬打印新勢力:綠激光 “精準出擊”, 突破高反金屬加工瓶頸
金屬 3D 打印領域,綠激光技術正引發效率與精度的雙重革新。相較于傳統激光,綠激光能量吸收效率更高,熱影響區更小,在銅、鋁、鎢等高反金屬打印中表現突出,精度可達行業領先水平。
大族聚維全新綠光3D打印設備打破了傳統紅光的限制,高效解決了高反、難熔金屬材料的打印難題。綠光設備憑借<50μm超細光斑直徑,結合智能鋪粉及算法優化,實現高精度打印效果。新品發布會將深度解析系統技術革新,并通過實時打印演示直觀展現設備的高動態性能。希禾增材(ADDIREEN)作為國內首家專注綠激光金屬增材的企業,基于自研高功率綠光激光器,提供銅、鋁、貴金屬及難熔金屬的精密打印整體解決方案,覆蓋設備與定制化服務全鏈條,有效化解高反金屬打印的行業痛點。
看點七:AI 設計革命:智能軟件構建 “所想即所得” 的技術閉環
本屆展會的顯著變化之一,是 AI 軟件從技術支撐走向前端應用。傳統 3D 打印展會以硬件為核心的格局被打破,AI 驅動的設計軟件企業集體亮相,展示技術對全流程的重構。
Tripo AI、倍思軟件等企業將呈現智能算法的應用場景:快速生成優化模型、實時監控生產狀態、簡化操作流程,使 3D 打印從設計到生產的鏈路更高效、更智能。這種 “軟件定義制造” 的模式,正成為行業降本增效的關鍵支點。
看點八:香港展團:大灣區協同創新的實踐樣本
香港三維打印協會將率領20多家企業組成的展團,以“香港館”形式參展。“香港館”匯聚了三維打印制造、設計、后處理服務商及行業解決方案開發商,將實物展示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產品(3C及家電)、醫療用品等3D打印產品,以及最新機器設備和定制化解決方案,讓買家、商家及觀眾直觀感受3D打印在各行業的應用優勢,以及香港企業在增材制造產業鏈中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該展團既展現大灣區產業鏈 “協同增效” 的實際成果,也為內地企業對接國際標準提供了技術橋梁。
看點九:寵物醫療公益:3D 打印技術延伸至動物康復領域
展會特設 “為愛行走 3D 打印寵物康復活動”, 將 3D 打印技術從人類醫療領域延伸至寵物康復場景 ——愛樂酷Elegoo、惠普和金石三維等企業強勢助力,通過高精度定制義肢、輪椅等設備,為因意外、疾病或先天缺陷致殘的寵物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助力它們重獲行動能力。
技術的人文價值在此得到溫暖呈現:癱瘓臘腸犬借助 3D 打印輪椅重新奔跑,截肢橘貓通過定制義肢躍上窗臺。寵物救助機構與愛好者可通過專屬通道報名參與,近距離了解企業如何用技術賦能跨物種康復,直觀感受 “科技向善” 在毛茸茸世界里的生動實踐。
看點十:出海攻略:中國 3D 打印闖全球的 “破局指南”
在全球制造業加速變革的背景下,增材制造(3D打?。┘夹g正深刻重塑產業格局。作為該領域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憑借技術創新、產業鏈優勢及市場潛力,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然而,出海過程中仍面臨技術標準、市場準入與本地化運營等挑戰。
為助力中國企業把握全球化機遇,展會將聯合AM易道-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出海工作組(籌),于8月28日重磅舉辦"中國增材制造出海專場研討會"。屆時,AM易道創始人鐘一瀚先生、HKPC-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內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先生、ASTM國際標準組織增材制造經理呂朕先生、亞馬遜企業購大客戶拓展總監袁子嬋女士、NAMIC-新加坡國家增材制造創新集群董事傅維京先生等業界領袖將齊聚一堂,圍繞技術標準突破、海外市場生態、國際政策扶持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戰略指引,共拓全球增材制造新藍海。
本屆 Formnext Asia 深圳展,致力于為大家呈現一場創新多元的 3D 打印盛宴。觀眾不僅能在此探尋技術落地的解決方案、發掘產業升級的合作契機,還能收獲近距離觸摸黑科技的驚喜,以及感受科技向善的溫暖體驗。
我們誠摯邀請技術先鋒、企業決策者及科技探索者蒞臨現場,一同把握技術趨勢、對接產業資源、激發創新靈感。在這里,技術突破將與商業價值實現完美融合,產業需求也將與創新解決方案達成精準對接。Formnext Asia 深圳展期待與您攜手,共同書寫增材制造的下一個十年!
Formnext Asia 深圳3D打印年度盛會倒計時!
立即掃碼報名,與行業精英共赴增材盛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