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航發動研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極簡輕質微型渦噴發動機,配裝試驗平臺在內蒙古圓滿完成首次飛行驗證,這一成果標志著我國在航空動力工程化進程中邁出了重大一步。
這款發動機采用多學科拓撲優化增材制造技術,打破了傳統發動機設計與制造的固有模式,將設計理念與制造工藝進行了革命性融合,填補了國內該技術方向整機工程應用的空白,是我國航空領域自主創新的結晶。它也是國內首臺完成飛行驗證的160公斤推力級多學科拓撲優化增材制造渦噴發動機。
研發過程中,團隊面臨諸多挑戰。傳統設計制造存在諸多限制,而要實現多學科拓撲優化與增材制造并非易事。但在中國航發的支持下,在尹澤勇院士工作站的悉心指導下,研發團隊立足前沿技術,潛心鉆研。他們先后攻克了面向增材制造的多學科拓撲優化設計、零部件一體化集成設計等關鍵技術。這些技術的突破,讓發動機結構重量大幅降低,同時關鍵性能指標顯著提升,例如燃油效率、動力輸出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現。
此次飛行驗證嚴格按照預定方案執行,試驗平臺飛行順利,最大飛行高度達到海拔4000米。在飛行過程中,發動機穩定運行,充分驗證了其在真實飛行環境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而在此之前,研發團隊為確保首飛成功,已完成整機性能達標、整機壽命等關鍵性地面試驗,對發動機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與優化。
中國航發此次成功,有著深遠意義。一方面,為后續先進航空發動機的研制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另一方面,也彰顯了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自主創新的實力,在國際航空領域提升了我國的競爭力。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與應用拓展,這款發動機有望廣泛應用于無人機、小型飛行器等領域,推動我國航空產業邁向新高度,助力更多航空夢想照進現實。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