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能源環境新聞
光伏發電大省為何屢被“亮紅牌”?
星之球科技 來源:華夏能源網2018-09-12
我要評論(0 )
為推動光伏發電建設運營環境不斷優化,引導企業理性投資,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能發新能〔2017〕79號文件,國家可再
為推動光伏發電建設運營環境不斷優化,引導企業理性投資,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能發新能〔2017〕79號文件,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于9月10日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
其中:一類地區的甘肅嘉峪關、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金昌以及新疆全部區域為紅色;寧夏、青海、內蒙等13個省份及部分地區為橙色,黑龍江、遼寧、四川等12個省份及部分地區為綠色。
光伏發電大省為何屢被亮紅牌?
據悉,我國大型光伏電站項目主要分布在西北電網管轄區,其中甘肅與新疆兩省集中了我國近50%的光伏裝機量。作為光伏發電的核心省份,甘肅和新疆,已經不是首次被亮紅牌了,華夏能源網查詢相關數據發現,早在2017年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中,這兩個省份就已經在紅牌區“榜上有名”了。
作為光伏發電的中堅力量,甘肅和新疆為何屢居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紅牌榜”?
原來,光伏市場環境監測評價體系采取的是綜合評價與約束性指標判定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綜合評價由各項競爭力評價指標和風險評價指標進行評分加總,兩類指標的權重均等。其中,屢次將甘肅和新疆送上“紅牌榜”的風險評價,包括棄光程度、市場消納風險和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落實程度等多項指標。
高棄光率是“致命”因素
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光伏發電量1182億千瓦時,棄光電量73億千瓦時;棄光率6%,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雖然全國棄光率正在逐年下降,但局部問題仍然突出。2017年西北全年棄光電量67億千瓦時,占全國棄光電量90%以上。
其中又以甘肅省為甚,甚至前幾年棄光率一度高達40.2%。究其根本,主要由于當地電力消納能力不強、電網建設延宕、外送輸電通道容量有限等問題。截至2017年底,甘肅省新能源裝機合計2068萬千瓦,是本地最大用電負荷的1.4倍,富余電力主要通過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外送,最大輸電能力只有800萬千瓦。
而“紅牌榜”的另一主角——新疆,棄電率同樣不容樂觀。截至2018年4月底,新疆累計光伏電站發電量10.0億千瓦時,棄光電量2.5億千瓦時,棄光率20.1%,較去年同期上升19.1%。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當地消納能力不夠且電力外送纜線正在建設中。
如何有效破解棄光“頑疾”?
國家能源局在正式公布建立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機制的同時,明確寫明了不同棄光程度所對應的評分標準,并再次強調,“棄光率10%以上的地區直接判定為紅色”。因而,高棄光率成為了戴在光伏產業頭上的一頂“緊箍咒”,甘肅和新疆地區迫切需要將其“摘下”。
以電網接入條件和消納能力為前提,合理確定年度新增建設規模,引導新能源開發布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可以有效地緩解目前嚴重的棄電現象。
尤其是對于棄風棄光嚴重的甘肅和新疆,其新能源棄電現象嚴重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需要多措并舉,打好“組合拳”。除優化電源布局、合理控制電源開發節奏外,還要注重加強電網建設、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完善政策市場機制等措施。
將本次監測結果發出,以供參考: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