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被炒得風生水起的新興技術,3D打印正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技術后面綴著“打印”兩個字,所有很多印刷行業的產業人士也特別愿意把這種技術,與印刷掛上鉤,甚至給3D打印貼上“印刷未來發展方向”的標簽。不過,如果仔細研究一下這種技術的來龍去脈就可以發現,這種技術其實與印刷沒有絲毫的關系,將其與印刷強做聯系,實在有點是有點行業人士的“自作多情”。
此打印非彼打印
3D打印是一種新型的加工方式,是以打印技術為基礎,借助數字模型文件進行逐層打印,靠材料的逐層累積,形成立體的產品。在英文中,3D打印的原始名稱是3D printing,而printing既可翻譯成打印,也可以翻譯成印刷,這也是很多印刷行業人士認為3D打印與印刷相關的最初由來。
3D打印技術歸根到底,是作為傳統的模具制作和鑄造、注塑等替代加工工藝。這種技術雖然也是靠打印實現的,但是其采用的噴頭和“墨水”,與在印刷行業應用的噴頭和墨水是完全不同的,最終的目的也完全不同。
雖然有人認為3D打印技術可能成為繼蒸汽機、電力、計算機之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是從目前的發展看,這種技術還遠遠沒有達到這種效應。
3D打印技術其實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技術,早在20世紀80年代,這種技術已經得到了發展和推廣。如此算來,這種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有30余年了。但時至今日,這種技術卻并未成為一種主流的加工技術,只是應用在一些邊緣領域。筆者不是從事3D打印技術研究的專業人士,對3D打印技術的了解也遠非深入,但是從能夠檢索到的資料看,3D打印技術顯然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