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中國”戰略的提出和實施,無疑推動了互聯網信息化在13億之多人口的東方大國的進一步落實,同時也抓住了人心,順應了民意。中國建設寬帶大國,并非只是戰略計劃,更是具體的現實行動,體現了實干興邦、振興中華的中國夢精神。
8月17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的下發,令人振奮。國務院通知提出,到2015年,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50%等目標。
2015年,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絕對值得期待的、重要的歷史進程時間節點。到這一年,“寬帶中國”戰略一一走進城鄉最基層,50%的居民家庭享受到固定寬帶的普及成果,第三代移動通信及其長期演進技術(3G/LTE)用戶普及率達到32.5%,行政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5%,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發達城市達到100Mbps,寬帶應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動互聯網廣泛滲透,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到2020年,也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人民進一步過上高品質生活的時候,“寬帶中國”戰略將會變成全民互聯網沖浪的美麗畫面。屆時,寬帶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70%,3G/LTE用戶普及率達到85%,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分別達到50Mbps和12Mbps,發達城市部分家庭用戶可達1吉比特每秒(Gbps),技術創新和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個互聯網信息覆蓋到舉國每一個角落,信息化水平達致嶄新高度的中國,更會讓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錦上添花,富民強國、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中國夢就在身邊。
當下,寬帶速度的高低、快慢,檢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質量怎樣。虛擬的社會,往往也折射實體社會,更反映人們的實際需求。如果不提速,囿于“蝸牛速度”而不能飛躍,就沒有希望、沒有實力、沒有保證駕馭互聯網信息,甚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中國夢形成了嚴重的“短板”效應,人民“心堵”就像“路堵”一樣難受,自然要怨聲載道,在世界上更吃不開。
再說,寬帶網絡是新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乃至全民,每時每刻都需要,其開發潛力、利用效益和消費力度,都很大,是別的消費所不能比擬的,更是不能取代的。無論是固定寬帶,還是移動寬帶,中國都是寬帶大國。這一點,是誰也否認不了的事實,也另西方國家望塵莫及。
但我們必須承認,中國還在發展之中,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起來,固然差距不小,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也比較多,比較復雜,一時解決起來還不是那么順利。比如:中國寬帶網絡仍然存在公共基礎設施定位不明確、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應用服務不夠豐富、技術原創能力不足、發展環境不完善等問題。當然,網速不快則是一個大問題,亟待重視和解決。
《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后,我們頓時有猶如久旱逢甘露、雪中送炭般的高興,倍受鼓舞。中國政府有智慧、有膽略、有辦法、有措施、有決心面對寬帶加速的挑戰,而如此大幅度地推進“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更是抓住了全中國人民的心理需求,告別互聯網信息“蝸牛速度”時代,即將成為大家的新體驗。
盡管世界平均網速最快的國家是韓國,日本排在第三位,中國大陸僅排在第90位,平均網速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和平發展起來的東方人口大國,正在奮起直追,盡快甩掉“蝸牛速度”。
在中國夢啟程飛翔的時候,中國和中國人民撐起互聯網一片天,讓信息在自己的手指間上隨時跳躍,無論是瀏覽時事政治,還是瀏覽經濟社會,無論是瀏覽科技知識,還是瀏覽文化娛樂,無論是交互信息,還是分享網通視頻,都是國之所用,民之所要。
其實,中國已經在行動,“寬帶中國”戰略新鮮出爐之前,就有藍圖初步展現。今年5月,有媒體稱截至4月底,中國4M以上寬帶接入用戶占比就超過了70%,提前8個月完成了2013年年度工作目標。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5月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4月,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凈增802.5萬戶,總數達到1.78億。這意味著互聯網寬帶用戶的數量、規模,正在增長和擴大。
這就是說,“寬帶中國”戰略的提出和實施,是有牢固基礎的。不過,我們也必須保持清醒,中國畢竟是發展中國家,需要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在“寬帶中國”戰略全面鋪展開來時,所有的網民,包括所有的用戶,都需要強素質,在用好寬帶上給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