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號橄欖球隊員小丁開心地拿到了自己與隊友栩栩如生的模型
打印3D人形作品前先要用掃描儀為對象進行360度全方位掃描
時光3D照相館并不僅僅局限于打印,還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制作創意有趣的“穿越”3D作品
時光3D照相館的店長邵啟喆是個留美“海歸”,他對操作這臺從美國進口的3D打印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5月5日,上海首家3D照相館在人民廣場商圈開門迎客。這家店由4個80后“海歸”創立,利用3D打印技術,為顧客復制以假亂真的迷你版雕塑。如今,小店開張即將滿月,嘗鮮者眾多。
第一口螃蟹吃得不容易
創始人邵啟喆勇于第一個吃螃蟹,但這第一口,吃得不容易。
選址時,多家大商場不知新店為何物,能否吸引人氣,將他拒之門外,最后總算在一家“非著名”商場里,找到35平方米的圓夢空間。
工商注冊又生波折,因為沒先例,找不到匹配的行業項目,只能代以“圖文制作、信息技術服務”。填寫營業范圍時,邵啟喆覺得“制造”更貼切,但區里不允許有制造業,便改為“設計、銷售”。
好在,有3個戰友同甘共苦,學科背景涵蓋財務、法務和營銷。雖然剛接觸3D打印,但他們選擇信任老朋友,義無反顧地跳入同一戰壕。
打印作品時像考古學家
邵啟喆2009年從上海交大通信專業畢業,赴美讀研,師從南加州大學霍什內維斯教授。正是這位全球打印房子第一人,點燃了他對3D打印的興趣。
與普通拍照相比,3D版復雜得多。首先需全方位掃描,由電腦精細處理龐雜數據,再進入數小時打印流程。3D打印機分家用級和工業級,邵啟喆引進的是后者,逼真度和細膩度遠勝前者打印出的塑料成品。
取出作品時,邵啟喆屏氣凝神,戴著手套,拿刷子小心處理混合粉末,那架勢和神情,像極了考古學家。
再經歷吹粉、固化、清洗、補色等環節,作品才大功告成。
請顧客發揮創意找自己
“掃描只需兩三分鐘,但我們不急著開始,會請顧客暢談想法,發揮創意。”邵啟喆將照相館的理念定為“找自己”,“希望科技緊貼內心,為每個人定制獨特作品。”
有個女孩帶著最愛的機器貓玩偶,合影作品妙趣橫生——浪漫小屋里,機器貓拿麥克風,咧嘴高歌,縮小版女孩站在一旁,捂起耳朵,開懷大笑。
三口之家拍全家福,兩歲孩子高25厘米,父母卻只有10厘米,驚訝地仰視家中小太陽,盼其茁壯成長。
小伙站在女友手掌心里,女孩一臉得意。還有肌肉發達的業余橄欖球隊員、癡迷于清宮戲的古裝女郎……
先了解需求再轉攻研發
打印人像惟妙惟肖,身高10至25厘米,售價1000元到3000元。設備、房租、裝修等費用,四人已投入上百萬元,“收回成本起碼要兩年。”
邵啟喆2011年回國創業,在張江擁有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其他合伙人也都有穩定工作。他們既看好3D打印的未來,又保持輕松心態,沒把事業完全寄托在這家小店。
受面積、設備、人力所限,每天接待量只有個位數,預約已排到8月。邵啟喆坦言,不想做太大。“3D打印技術的核心生命力是研發。照相館注重應用服務,我希望借助這扇窗,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再轉攻研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