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和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所創新項目“鈉激光導星實驗系統及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順利結題,經過一年的努力,成功捕獲到鈉激光導星圖像,并已可長期穩定地進行觀測實驗。
地球高層大氣約92km處分布著一層厚度為10km的鈉原子層,通過高性能激光激發鈉原子發出共振熒光,形成一顆人造的點光源,即稱為激光導星。激光導星是地基大口徑望遠鏡自適應光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大幅度擴大空間探測范圍,提高成像清晰度,是國外主要大型望遠鏡的必備。
通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掌握了激光導星非線性和頻激光器、微弱信號成像、導星數據分析方法等多項關鍵技術,為工程化實際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整個實驗系統包括激光器、波長監測設備、發射望遠鏡、接收望遠鏡、高性能相機及跟蹤架等,除波長監測及相機外,其它均為自主研發,是國內極少數能夠獨立完成從總體設計到各單元關鍵技術研制的研究機構之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