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電話會議的形式接受了嘉實基金、博時基金、中歐基金、摩根士丹利等超百家機構的調研,公司3D打印技術應用成為此次調研的核心焦點。
2025上半年營收76.29億元 三大業務各有亮點
華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6.29億元,同比增長4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45%。公司研發投入4.61億元,同比增長19%。
從業務板塊來看,感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54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傳感器業務營業收入19.42億元,激光全息防偽業務營業收入2.11億元;光聯接業務營業收入37.44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數通產品收入利潤快速提升;激光+智能制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76億元,其中大功率激光設備收入利潤增長明顯。
3D打印業務板塊發展前景受關注
激光智能裝備業務方面,其下游新能源汽車、船舶行業上半年訂單同比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船舶行業迎來智能化浪潮,公司在相關應用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將受益于兩大核心趨勢,持續拓展國際市場增量空間。
激光精密微納業務以“智能裝備 + 服務型制造”雙輪驅動,3D打印、綠色農業、PCB業務成為主要增長引擎。3D打印業務推出相關裝備并探索服務加工業務;綠色農業領域推出除草機器人2.0并加速商業化;PCB業務產品覆蓋多個細分行業應用,未來還將研發高端激光打孔裝備。
成立合資公司
在機構調研中,有機構問:“華工科技在3D打印業務的技術積累如何?”華工科技董事會秘書劉含樹回復稱,華工科技3D打印業務脫胎于華中科技大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在3D打印領域進行技術探索,先后成立快速制造中心,開展SLM成形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工作,于2009年成功自主研制了專業化的SLM裝備,并于2016年實現了“大型金屬零件高效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突破,標志著SLM成形技術與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今年5月15日公告提到,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工激光”)擬與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鎧精密”)合資成立蘇州立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并簽署《投資協議》,其中華工激光以貨幣資金出資1.4億元,占注冊資本的70%。
△華工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蘇州立華智維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2億元人民幣,聚焦3D打印及增材制造領域,進一步強化高端智能制造布局。
合資公司的成立背景及對公司發展的意義成為多家調研機構關注的焦點。對此,劉含樹表示,全球制造業正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3D增材SLM制造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逐漸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其以綠色制造特性和高材料利用率優勢,成為傳統減材制造的革新替代方案。通過逐層堆積成型的工藝原理,可將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顯著降低資源消耗與工業廢棄物產生。
對于合作意義,劉含樹表示,合資公司將聚焦3D增材SLM制造技術在多個行業的深度應用,打造技術協同創新標桿。本次合作可實現技術資源集聚和優勢互補,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加速前沿技術商業化落地,快速滿足市場對定制化產品的需求,推動3D打印技術全場景拓展應用,同時打造智能化3D車間和數字化載體,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賦能上下游協同創新,促進傳統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制造方向發展,推動相關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市場空間巨大
“當前,消費電子領域可以說是3D打印的主要應用市場之一。在該領域,如何提供有性價比以及讓客戶用得起的方案是3D打印的關鍵課題。”北京艾文智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曹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華工激光精密事業群總經理王建剛表示,公司針對3C行業需求持續拓展應用場景,現已形成完備的3D打印裝備及自動化產線,具備從材料到光源、裝備、粉末處理系統等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控能力,擁有持續迭代優勢;在品質成本方面,公司具備提供3C行業最具性價比產品的能力;在交付及服務方面,公司精準把握3C產品更新迭代迅速、技術密集、市場需求多變等行業特質,確保以敏捷響應實現客戶需求服務交付。
3D打印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前景和趨勢也備受機構關注。對此,王建剛表示,3D打印因為材料利用率更高,能給設計人員提供更廣的設計自由度和更靈活的制造方式,相比傳統減材制造技術更環保、更綠色,有更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及價值量。
王建剛進一步介紹,從材料角度來看,鈦合金因強度、抗腐蝕性和兼容性好,適合消費電子特別是可穿戴技術,已在市場上批量使用。產品應用上,市場上已有3D打印的手表表殼、鉸鏈總成等成熟產品面世,目前正在突破應用的成本邊際和效率邊際,有望拓展更多產品。在技術層面,除SLM技術外,也在積極拓展新的技術流派在制造中的應用。
“相較于傳統的減材制造和等材制造,增材制造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核心優勢在于輕量化、結構創新、降本增效和可持續性,未來有望成為高端電子產品制造的主流技術之一。我們有信心引領和推動此項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王建剛說。
市場規模方面,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全球3D打印市場2024年突破219億美元,2030年或沖擊萬億規模。中國3D打印市場預計2025年規模將超過630億元,相比過去十年實現30倍的增長。
華工科技副總經理熊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3D打印巨大的市場空間,公司將圍繞兩個方面全力構建核心競爭力,拓展市場空間。一是橫向擴展行業領域,涵蓋3C電子、通訊零部件、汽車電子、醫療等;二是縱向深耕材料工藝研發,以鈦、鋁、鎂合金為核心逐步拓展至新型材料,創新工藝,降低成本。
在中國3D打印人才招聘專欄https://www.nanjixiong.com/forum-47-1.html 里華工激光正在招聘金屬3D打印人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