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美光(三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美光速造”)宣布完成近億元融資交割。這是繼上輪獲得蘇州永鑫方舟投資后,時隔不到半年再度斬獲重磅投資,本輪融資由華登國際獨家注資。作為金屬增材制造領域的 “黑馬”,美光速造 2025 年上半年金屬 SLM 設備全球出貨量近千臺,在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萬億賽道爆發,金屬增材制造迎量產拐點
全球增材制造市場正經歷高速增長。據權威研究(SmarTech Analysis / Wohlers Report),市場規模已從2022年的135-180億美元躍升至2023年的188億美元,并預計于2032年突破千億美元(達1190億美元)。面對傳統制造(CNC、鑄造、MIM)數萬億級的龐大市場,金屬SLM技術作為重要替代與補充,未來5-10年有望迎來50-100萬臺設備增量機遇,行業爆發拐點已至。
全鏈條閉環+AI驅動,重新定義量產范式
美光速造由南洋理工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團隊聯合創立,匯聚材料、光學、軟件算法及AI等多領域頂尖人才,構建了覆蓋設備研發、材料科學、工藝優化及智能軟件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閉環。
其自主研發的Fastlayer智能工業平臺,深度融合開源架構與AI垂直大模型,突破傳統工藝邊界,為個性化醫療、消費電子、工業零部件、精密模具、AI服務器及人形機器人等高端制造領域提供數字化量產新方案。截至目前,美光速造全球在營設備超1500臺,累計打印時長突破1000萬小時,產出零件逾2億個,服務客戶超350家,以“從原型到量產”理念推動全球制造業AI驅動轉型。
三大維度突破,破解金屬增材量產核心瓶頸
金屬 SLM 增材制造自 2012 年左右在國內興起以來,雖在軍工、航空航天領域實現小批量應用,但在規模化量產中面臨成本高、一致性低等問題,難以與傳統 CNC、鑄造及 MIM 在成本效率比上競爭。美光速造聚焦量產場景,從產品、技術及商業模式三方面破解痛點:
行業專機精準破局:針對醫療口腔領域中小義齒工廠及海外十萬家 dental lab 的需求,國內首推一體化金屬桌面打印機 DeskFab X1,“比小更小” 的設計使其占地面積小于烤箱,且支持一鍵化三步打印,目前海外訂單供不應求;面向工業零部件批量打印需求,推出 M300 - 雙光設備,采用永久濾芯解決長期安全生產問題,成為行業首家標配永久濾芯的廠商。
極致效率與成本革命:以技術創新持續推動設備性價比躍升。早前推出的M140C將單光設備價格從40萬元級降至15萬元級,震動行業。2025年新品M300雙光設備,不僅將百萬級設備價格拉入40萬元以內,更實現打印效率提升30%以上,大幅降低設備投入與使用門檻。
靈活模式降低準入門檻: 創新推出設備租賃、租賃轉銷售、混合模式及“打印服務轉銷售”等靈活方案。以華南某手板客戶為例,通過M300租賃轉銷售,月租金低至2萬元內,日均打印不銹鋼粉約4000g(產值2000-3000元),設備使用費僅500-700元/天,顯著降低中小客戶風險,加速技術普及。美光速造致力于為客戶打造“一臺能夠賺錢的設備”。
AI + 軟硬件深度融合 劍指首個 “增材大模型”
在創新上,美光速造持續突破技術邊界:
硬件創新: 堅持上送粉架構保障粉末精準控制;全球領先的LFPT技術實現激光與鋪粉同步,單層鋪粉時間最高縮短15秒(效率提升50%),大幅壓縮制造周期;“智光”系統運用AI實現環形多模態光斑調制與大層厚自適應沉積,成型速率提升200%。
軟件智能: 智能預處理引擎支持一鍵鏤空及變層厚打印;智能支撐生成與多模型差異化配置;高效切片能力(支持10GB級模型,效率數倍提升);多激光智能協同控制(64振鏡動態拼接),拼接區抗拉強度離散度<3%。
AI大模型: 依托1500+臺設備、數千萬小時運行數據,構建SLM垂類大模型。通過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揭示成形穩定性與缺陷規律,建立打印過程調控策略,完成全流程驗證,有望繼英偉達參與投資的FREEFORM增材模型之后,國內推出金屬增材領域首個“增材大模型”。
量產場景持續拓展 未來三年劍指萬臺交付
美光速造專注規模化量產應用,客戶結構持續多元化:2024年約80%訂單來自醫療口腔;2025年消費電子、AI服務器、工業模具、手板、燃氣輪機等領域客戶占比快速提升至30%-50%。業務已覆蓋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僅印度市場訂單即超百臺,2025年上半年新增訂單量已超2024年全年。
本輪融資后,美光速造將重點投入下一代產品研發、產能擴大、國內外市場拓展及 “增材大模型” 構建。公司堅信,在市場需求、政策支持與技術突破的多重驅動下,金屬 SLM 打印市場已進入爆發階段,計劃未來 3 年實現設備交付規模超 10,000 臺,持續引領全球增材制造產業升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