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子信息產業,是孝感十大重點產業之一。高新區則是當之無愧的“主力隊員”。2021年,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共有規模以上企業21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3億元,占高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8.5%。
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高新區將“變”注入光電子信息產業生命周期,謀求產業“不變”的支撐力。
抓住“風口”一起向未來
如何答好“變”與“不變”的考題,華工科技用23年不斷摸索。
華工科技脫胎于華中科技大學,1999年成立,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術為重要支撐的智能制造裝備業務,以信息通信技術為重要支撐的光聯接、無線聯接業務,和以敏感電子技術為重要支撐的傳感器業務格局。2009年,借武漢城市圈建設之東風,華工科技孝感電子產業園建成投產,核心子公司華工高理經過在孝13年的發展,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溫度傳感器供應商。
在占有全球溫度傳感器70%市場份額的同時,華工高理默默奔向下一個目標: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
2011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剛剛起步,華工高理憑借近30年的PTC芯片技術積累,制訂新的戰略規劃:從傳統的空調、美發類加熱產品轉向新能源汽車加熱領域。此時,埃貝赫、偉巴斯特等國際巨頭完全壟斷汽車加熱領域。
兩年后,華工高理在國內首創新能源汽車PTC加熱器。2015年,華工高理成功進入特斯拉和現代全球供應體系。目前,它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PTC加熱器提供商,占據50%的市場份額。
2021年,華工高理成功入選湖北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NTC熱敏電阻器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汽車溫度傳感器銷售同比增長47%,新能源汽車PTC加熱器產量增幅達233%,實現新能源汽車品牌全覆蓋。
今年1—4月,華工高理銷售額達6.74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占比超過46%,該領域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0.12%。公司PTC熱管理事業部技術副總監王瑋說:“如今50%國產車的PTC和NTC產自華工高理,這個還是讓我們蠻驕傲的。”
創新求變,不停地突破舒適區,成就了今天的華工高理。
放眼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何嘗不是求變、求新、求未來的歷程?
20多年前,三江集團、華中光電、漢光科技等一批三線調遷企業落戶高新區,成為光電子信息產業最初的那粒種子;10年后,華工高理、小糸車燈等入駐,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蓬勃發展逐步形成軍民兩用,新型元器件、電光源多品類聚集的產業格局,涌現出華工高理國內最大的溫度傳感器專業生產廠家、漢光科技中國電真空器件制造行業骨干企業等“明星企業”。
選擇在歷史的光榮簿上躺平,還是不安分地“折騰”?市高新區選擇了后者。2020年3月,高新區激光產業園開工建設。
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由此翻開嶄新的一頁。
拒絕“躺平”激光產業肩負使命
近日,記者走進市高新區激光產業園武漢領創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一臺臺激光切割設備有序擺放,技術人員正在對一臺激光切管機進行調試。不到30秒,一個用鋼管切割成型的“冰墩墩”呈現眼前,惟妙惟肖。
武漢領創激光由蘇州領創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主要生產大功率激光切割機、焊接機和多功能激光加工設備,產品面向中高端市場。其母公司蘇州領創深耕激光行業多年,是業內翹楚。
材料損耗,常常被視作衡量一臺激光切割機性能的重要指標?!邦I創的激光切管機可以將尾料長度控制在40毫米以內,明顯優于一般同行?!蔽錆h領創激光總經理助理陳元元介紹道。
激光產業是當今國內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在軍用和民用領域應用廣泛。2019年,為壯大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高新區瞄準光谷激光產業轉移,決定打造激光產業園,采取“產業基金投資+重資產建設+優惠政策扶持+企業拎包入住”的招商模式,開展精準招商,首批引進領創激光等企業落戶園區。
在其引領帶動下,武漢吉事達、武漢萬力威、湖北希歐激光等中小激光企業相繼落戶,彌補了高新區基本沒有生產激光加工設備企業的空白。隨著領創入駐,其上游供應商武漢可功、武漢華夏星光也隨之落戶,激光產業集聚作用日益顯現。
現在,武漢萬力威數控投產一年多后順利進規,經過數年開拓創新、轉型升級,于今年被評為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總經理劉傳軍說:“今年一季度,將實現產值近3000萬元,同比增加50%以上?!蔽錆h吉事達、武漢可功、華夏星光等也在加速發展。
以激光裝備產業特色為導向,市高新區激光產業園逐漸形成上、中、下游產業鏈的集聚。市高新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局局長周亞鋒說,未來,激光產業園還將擴至1000畝,擬在兩年內引進大中小功率激光器、激光切割機、激光探測器、激光焊接器、高端激光成套設備等研發生產企業30家左右。
距離百億產業路還有多遠?
2021年,省里提出打造以“光芯屏端網”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萬億支柱產業。這無疑是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到2025年,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力爭達到100億元,打造武漢城市圈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光端網”產業集群。
然而,現實異?!肮歉小?。
眼下,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面臨少龍頭、缺配套、欠創新等不足,企業發展不均衡,主要經濟指標由幾家大型企業支撐。 據悉,2021年,華工高理、三江險峰、華中光電、漢光科技、華工正源5家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40.7億元,占全區光電子信息企業總產值的76.8%,眾多小微企業力量薄弱,產業整體效益不佳。
下一步,高新區將以強鏈、固鏈、補鏈打造產業集群,比如圍繞激光產業園項目,在激光器、成套設備、應用工藝以及核心光器件等領域形成突破。
長遠來看,創新能力將決定一家企業乃至一個產業能走多遠。采訪中,不少企業向記者表示,由于缺人才、少技術,企業發展乃至產業升級均受到制約。因此,高新區亟待建立關鍵技術研發中心,建議依托武漢各大高校開展聯合研發,打造研發在武漢、生產在孝感的產業分工協同模式,改變當前產業發展路線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的現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