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9日訊(記者 董非)5月15日-17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電池技術展覽會(CIBF 2025)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作為全球電池行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展會之一,本屆CIBF吸引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2000家企業參展,覆蓋電池材料、智能制造、儲能技術等全產業鏈,集中展示了新能源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
行業風向標:高效、智能、綠色成主旋律
展會上,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技術、固態電池研發進展、智能制造設備升級等成為熱議焦點。寧德時代、比亞迪、LG新能源等頭部企業紛紛推出新一代電池技術,如高鎳低鈷正極材料、超快充解決方案等。與此同時,智能化制造設備廠商成為另一亮點,激光焊接、AI質檢、數字孿生等技術在提升生產效率和工藝精度方面展現了巨大潛力。行業專家指出,新能源產業鏈正加速向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邁進。
國產激光方案:技術破局助力產業進階
在鋰電池生產制造中,激光應用十分關鍵。近幾年來,隨著國產激光器廠商在鋰電池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優秀的技術方案正深刻影響著新能源行業技術創新和發展。
深圳市寶辰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辰鑫”)作為深耕新能源行業的激光方案供應商,依托母公司創鑫激光20余年的技術積累,圍繞鋰電池制造痛點,推出覆蓋全工藝鏈的一站式激光應用方案,為行業效率提升和品質提升提供了新路徑。
一站式解決方案:直擊鋰電制造痛點
針對新能源制造模切斷、電芯段、模組/PACK段等環節的痛點,寶辰鑫推出“軟硬協同”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雙光束環形光斑激光器與實時焊中監測振鏡系統的結合,該方案實現了對銅、鋁等高反金屬材料的穩定焊接,并通過實時焊中檢測系統,實現激光焊接狀態的在線實時監測,以確保焊接過程的精度和穩定性,助力客戶快速實現技術突破與產能升級。
△新能源一站式解決方案
此次,寶辰鑫首次發布兩款新能源專用激光器——藍光紅外復合HMB 3000/1500M與綠光連續BFSC 1000M。前者采用內外環雙光束輸出,復合了1080nm波長紅外光與450nm波長藍光,藍光可提升對銅等紅外高反金屬吸收率,增強焊接過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進而實現高焊接質量和效率;靈活的模式設置和擴展編程接口,適用于新能源鋰電行業多種復雜工藝應用場景。后者波長范圍530-534nm,對于純銅、銅合金、鋁合金等高反金屬材料具有更高的吸收率,且焊接過程穩定,在顯著降低深熔焊接的閾值功率的同時,實現更好的焊接質量。
創新工藝:突破效率天花板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為國產激光解決方案代表,寶辰鑫批量落地了諸多新能源項目,在電池領域已實現全工藝段的應用覆蓋。針對三電系統領域客戶的前沿需求和應用難點,寶辰鑫協同客戶推出了系列創新的工藝應用,以極致制造助力客戶突破新能源效率天花板。
負極極片劃線:通過16光路激光系統,可實現深度一致、寬度間隙一致、首尾一致的劃線,劃線深度10μm-20μm,劃線(深度/寬度)公差小于微米級的嚴苛工藝要求;劃線首尾長度對齊控制在0.1mm,滿足客戶劃線后分切的要求。
電芯殼體激光毛化:經過毛化后再進行噴涂作業,能夠實現穩定一致的噴涂,良率(包含返工段的良率)能夠達到99.9%,結構強度能夠達到10MPa以上(傳統藍膜整體的粘接強度是4-5MPa),大大提升了電池組的整體強度,進而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
藍膜鈍化:針對動力電池返工制程中,藍膜撕除困難的痛點,寶辰鑫部署了一體化的藍膜鈍化激光解決方案,集成高功率千瓦級MOPA脈沖光纖激光器(BFPT 1000-2000)、振鏡等外光路系統,及激光控制系統等,可極大提升電池返修加工的效率和質量。
軋輥清洗:輥激光清洗解決方案,是寶辰鑫針對鋰電池生產制程中人工擦輥的弊端,而推出的高質量清洗方案。方案集成高性能MOPA激光器、振鏡等外光路系統,以及運動控制系統等,可高效高質的實現軋輥清洗。
扁線電機激光焊接:集成高性能雙光束環形光斑激光器、定制高功率振鏡焊接系統、定向開發的2D/3D視覺系統等,可實現扁線電機的高精度、高質量、高效率焊接。同時,方案兼容性強,可靈活適應不同結構和規格的扁線電機,一套方案即焊X-pin,又焊Hair-pin。
扁銅線除漆:在新能源汽車電機制造中,扁銅線除漆是進行后續焊接工序的關鍵步驟。寶辰鑫針對扁銅線多面除漆的難點,開發了一站式的智能化激光除漆方案,涵蓋激光器、定制外光路系統和激光除漆控制系統,以實現高效除漆。
IGBT激光焊接:提供定制激光器、振鏡焊接頭、控制系統等。客戶可根據實際應用需求,進行方案的靈活配置。其中,在激光器的選擇上,根據銅排的厚薄,可選擇單模激光器、環形光斑激光器或超高功率激光器。
展望:激光技術驅動新能源未來
CIBF 2025不僅展現了全球新能源產業的蓬勃活力,更凸顯了中國企業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隨著新能源賽道競爭加劇,以寶辰鑫為代表的國產激光技術企業,正通過持續創新打破海外技術壟斷,為中國智造邁向全球產業鏈高端提供堅實支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