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叫它激光
以前的激光不叫“激光”,叫“鐳射”,它只是激光英文名“laser”的音譯,所以,當你看到“鐳射”兩個字的時候,不必慌張,不要害怕,its Chinese name is 激光。
而提到“激光”,就不得不提到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了,這個詞正是由他翻譯提出的。
因為這個詞更能描述激光的本質(本質是受激輻射,簡單來說就是受到刺激發出來的光啦),所以普遍被中國學者們接受。
激 光 理 論
第一臺激光器——紅寶石激光器——誕生于1960年,而早在1916年,天才物理學家 愛·啥都懂·因斯坦就建立了激光的理論基礎——受激輻射。
組 成 激 光 器 的 三 大 結 構
1.激光工作物質
工作物質直接決定了激光器的價格,想想我們生活中的激光筆,看到的舞臺燈光表演,除非家里有紅寶石,藍寶石礦,絕對不會用寶石來當作工作物質啦。目前市場上用的絕大多數工作物質是價格較低的半導體,幾乎90%的激光器都是半導體激光器,當然還有液體,氣體等激光器。
2.激勵源
在使用激光有關產品的時候,產品都會提示”切勿直視“的字樣,原因就在于其光的能量大,且集中,易傷眼。那么,這樣的能量哪里來的呢?
肯定不是憑空產生的啦,因為首先就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這些能量(光能,電能,化學能等)來自外界,通過激勵源的作用,刺激工作物質,工作物質就發出了光。
這也說明了為啥這光叫”激光“了。
更進一步說,激光器,就是一臺能量轉換器,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光能。
3.光學諧振腔
工作物質發出來的光,并沒有直接射到外面,而是來到了諧振腔——由兩個鏡片構成的腔室。發出來的光在兩個鏡片之間不停的反射,最終在方向上達成一致,不一致的早就從其他地方散失點了,這就是為什么激光射出去是一條直線,而普通光源就是四面八方。
從第一臺激光器誕生,直至發展到現在,產生了各型各式的激光器,但他們的這三大基本結構從來沒有改變過。
激 光 的 應 用
激光器的出現,區分了現代光學技術和古老光學技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人類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比如軍事,雕刻,測量等方面。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它早已走出實驗室,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樣東西了。
軍事:激光炮
新式武器,利用強大的定向發射激光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且由于激光運動是光速,能讓敵人措手不及。
測量:光學雷達
與普通雷達相似,通過測量發射與接受反彈回來的光波的時間差,來計算物體間的距離。激光雷達由于方向性好,傳播距離遠,能準確測量更遠的物體。
雕刻:激光刻字
用激光刻字,只需要提前在電腦上設計好激光的雕刻路線就行,可以節約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高,雕刻清晰。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還有老師上課用的激光筆,節日舞臺的燈光表演,手術上的激光切割等,都和激光有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