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激光切割機的加工優勢人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傳統技術切割玻璃已有幾個世紀之久,通常是先用鋒利且堅硬的工具(如金剛石或碳 化物砂輪)刻畫玻璃表面,然后施加機械掰斷力,讓玻璃沿劃痕完全分離。自動式系統中,玻璃分離往往由壓到玻璃上的“閘刀桿”實現。
遺憾的是,這種方法有許多缺陷,尤其在如今平板顯示器(FPD)中越來越多地采用超薄基板的環境中,這些缺陷更加明顯。主要缺陷包括:刻畫工具施加的機械力會讓材料產生細微裂紋、后續掰斷步驟會造成小缺口和碎屑,而且切割邊緣也不一定與玻璃表面垂直。
機械切割會在成品邊緣留下相當大的機械應力。實際上,當基板厚度小于1mm 時,由于玻璃特別容易斷裂,這時候已經很難使用機械切割法了。為了防止玻璃在經受首道切割工序之后出現破裂或斷裂,可能必須對切割表面進行打磨或拋光。
對制造商而言,在加工后安排各種邊緣打磨和清潔環節,無疑會額外增加制造工時和成本。這些環節也可能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包括產生不易處理的碎屑,或為了進行清潔需要耗用大量水資源。另外,如今對曲線邊緣(尤其是用于便攜式設備的 FPD)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玻璃機械切割法對切割曲線邊緣的支持度并不高。
確能自動化目前,用于玻璃切割的激光技術有許多種,并且這些技術的實現方式多種多樣。 首先,所有激光切割法都采用非接觸式加工工藝,大大避免了細微裂紋和碎屑的問題。其次,激光切割法留在玻璃中的殘余應力極小,因而切割邊緣的強度更高。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殘余應力太大,那么即使在玻璃 板中心施力,往往也會導致玻璃邊緣發生破裂。
因此,與采用機械法切割的玻璃相比,激光切割的玻璃能承受的力要大 1-2 倍。由于很少需要(或完全不需要) 后續清潔或打磨階段的工作,激光切割還減少了工藝環節的數量。因此,雖然激光切割工作臺的投資成本比機械系統高,但由于不需要額外配備打磨機,所以激光切割的總投資要比機械加工系統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