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消息 在當今這個以技術革命為引領的時代,半導體產業作為信息經濟時代的基礎產業,為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產業由企業組成,企業由產品支撐,半導體的誕生靠的就是創新驅動,只有技術的不斷創新才能推進產業穩固發展。目前,西安高新區正聚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強市示范區,實現現代化經濟體系追趕超越,大力推進硬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硬科技創新高地。
創新、運營、人才是華科光電發展的核心動力
位于西安高新區瞪羚谷的西安華科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科光電)早在2002年起,就專注于工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半導體激光器與光電戶外用品。經過18年的發展,華科光電形成了以激光器、激光電路、激光儀器部件的研發、生產為主線,帶動公司增強光、機、電三方面的科技開發實力、生產檢測實力的經營戰略,實現了多元化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公司產品出口占比達90%左右,產品年銷量500多萬支。
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更新迭代非常快,領先的優勢往往是以月來計算,在這樣的環境中,沒有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是無法在業界贏得話語權的,華科光電在技術創新方面付出了諸多努力,收獲頗豐。2010年和2011年,華科光電先后被陜西省、西安市知識產權局評為省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榮譽的背后是該公司三百多項專利的強力支撐。憑借技術創新方面的深厚積累,華科光電經多年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外半導體激光光源品質最好、產量最大的生產企業之一。
目前,華科光電的節能電氣成套控制產品,在長慶、延長等油田廣泛應用。公司在液壓伺服控制系統的研發上取得突破,陸續開發的液壓伺服作動器、液壓伺服馬達、動力油站、潤滑油站和風力電機液壓剎車裝置等產品,讓公司產品線更加豐富,找到新的市場,實現有序發展。
技術創新讓公司造就了領先優勢,而深入踐行“專業創造價值”發展理念和卓越的運營管理讓公司實現了飛速發展。據華科光電總經理孫文輝介紹,公司在保持技術、產品創新的基礎上,不斷以管理優化效率、以管理提升效益,確保企業的高質量持續發展。他說,“產品創新+運營卓越是華科光電18年以來保持快速發展的核心動力。我們不斷摸索和實踐自身特色的創新模式和運營管理體系,以漸進式的創新理念不斷積累公司自身的實力。同時,隨著公司開始在全國、全球發展,美國洛杉磯分公司、華陽分公司以及灃京子公司的陸續成立,對于公司的管理運營也提出新的挑戰,我們公司的運營管理體系經受住了考驗,實現了提升,這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公司運營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才管理,人才是干事創業的根本。孫文輝是工商管理碩士,對于人才的重要性,尤其重視。華科光電的主營業務涉及光、機、電、熱等領域,所以公司每年都有針對性地從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重點院校吸納專業學科人才,并加大培育力度,努力讓人才與企業同步成長。到目前為止,華科光電90%的員工都來自陜西本地,本科及以上人員占比90%,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10余人,很好地踐行了“產學研”模式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展理念。
優質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打造自身硬實力
從成立到今天,高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顯著的人才優勢和創業園全方面的企業服務,為華科光電提供了強勁的發展動力。特別是近年來,在高新區“打造先進制造產業集群”的背景下,華科光電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公司在光機電一體化,光學電子機械等方面持續踐行產品創新,企業的業務規模、綜合設計實力方面取得多項突破性發展。孫文輝表示,無論是早期發展還是后續成長,高新區創業園都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助力,特別是幫助企業解決了新的生產基地,還有疫情期間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都是相關措施落實到位、政策兌現及時。
年前的疫情對華科光電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疫情導致國內外、上下游企業一度停工,影響了公司很多既定的交付計劃。了解到企業的困境后,創業園與企業一道迎難而上,幫助企業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落實,保證員工生命安全,提振企業信心,促進企業復工復產。
創業園建立五級網格化管理防控模式,在關鍵時期,企業服務不掉鏈子,并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與企業共渡難關。在園區的幫助下,即使在疫情最嚴重時期,華科光電還能保證月銷售額有3000余萬,保證國內外客戶疫情期間對激光器的需求,得到了國內外更多客戶的認可和肯定。
據了解,為推進硬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西安高新區確定了“123608”的總體思路,即以“支持硬科技研發—暢通硬科技轉化—培育硬科技企業—做強硬科技產業”為一條核心主線,為高新區硬科技企業打造一流創新發展生態,做好企業支柱。
面對如此難得的發展機遇,華科光電積極尋找發展契機,積極探索對外交流與合作,努力嘗試實行內循環+外循環的產品雙循環模式。華科光電持續進行跨越式及國際化發展的步伐,將通過融合自身核心激光技術,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提升研發能力,把自身的專業做強,依托國內外市場配合,為廣大客戶提供更高性能、更高性價比的產品,繼續為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更快速的銷售及服務支持。在實現公司發展目標的同時,為推動西安高新區硬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