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河北制造業在新一年里以何種方式向高質量發展再進一步?從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到今年我省兩會,制造業領域相關人士一直在關注。
“強力實施工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系列三年行動計劃,依托龐大的制造業基礎,著力強鏈、補鏈、延鏈,工業設計優化一批、技術改造提升一批、科技創新轉化一批、產業延伸集聚一批,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系列舉措,讓代表委員們看到了推動河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舉。
傳統產業需要新一輪技改
“我得向大家匯報,2018年,我們完成了徹底轉型,從過去生產變壓器,轉為生產傳感器。”廊坊電力傳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永山代表說,沒想到轉型之后,發展的空間更廣闊了。
2018年6月實現企業變更之前,陳永山的企業叫廊坊高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而變更時,他強調一定要突出“傳感技術”這四個字,因為正是依托這項技術,該企業建成了國內唯一的電阻分壓傳感器生產線及生產基地。
而在此前,該企業只是一家生產變壓器的傳統制造企業。隨著廊坊鋼鐵產能全部退出的步伐不斷加快,其生產變壓器外殼的冶煉環節,也被列入去產能范圍之中。
去年參加省兩會時,陳永山代表告訴記者:“我在這開會的時候,我們的生產設備正在拆除。”而今年,他則表示,公司已經將中低端的電力成套設備和電力變壓器產能完全清零。
據了解,該企業的智能電力傳感器,在競標中唯一一家通過了國家電網在西藏高海拔實驗場、漠河極寒實驗場、吐魯番高熱實驗場的帶電運行實驗。他介紹,該產品采用了一種新型納米陶瓷元件,不僅節約大量銅、鐵等資源,還具備了能傳輸穩定數據用于貿易結算的功能。
該企業轉型的方向契合了報告提出的“全面推動工業企業轉向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現代管理”的方向。同在廊坊代表團參加討論的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代表當場表示,愿意支持他建設傳感器產業園。
2018年,我省全力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萬企轉型”行動。正是在這項政策支持下,陳永山的企業脫胎換骨。
今年,我省將繼續深入開展“萬企轉型”行動,全面推動工業企業轉向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現代管理。報告提出,要滾動推進1000項技改項目,力爭2020年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
代表委員認為,對我省傳統產業而言,新一輪技改正當其時,將使更多傳統企業獲益。
來自唐山市的一位代表介紹,在他的印象中,開灤就是個煤炭企業,但借助轉型發展,該企業旗下已經發展起了一家專門從事礦山物聯網產品開發、生產,以及為客戶提供自動化建設整體解決方案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邢臺代表團的討論中,報告中提及的“高質量發展辛集皮革、定州體育器材、白溝箱包、邢臺鑄鐵炊具、清河羊絨等特色產業集群”引發熱議,因為報告提到,發展的方向就是培育更多的“專精特新”隱形冠軍。
代表委員認為,做強傳統優勢產業鏈,可以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模式應用。
而轉型后的廊坊電力傳感技術公司,正趕上國家電網的升級——我國正在推動配電網智能化改造,致力于實現費控和配電自動化全覆蓋。而作為獲取電力數據的核心部件,電力傳感器的國內市場體量為千億級別。
意識到技術重要性的陳永山,起草了電力傳感器領域多項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并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他說,我們制定的行業標準門檻很高,不僅能使企業產品保有五年左右的高市場占有率,而且也避免一些技術不過關的產品搞亂市場。
從創新產品到主導行業標準,著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報告提出,今年我省要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修訂100項以上,著力打造覆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先進標準體系。
戰略性新興產業要聚焦“提速增效”
“著力強鏈、補鏈、延鏈”“打造新興產業鏈”……河北沃克曼數控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俊代表在審議報告時,對上述提法有著切身體會。
“2018年,我們的銷售收入雖然同比增長40%,但卻沒有實現年初制定的目標。”徐俊代表分析,背后原因之一,就在于供應鏈不夠完善,上游配套加工能力不足,導致企業交貨時間延遲,進而影響訂單。
“反過來看,我們從零起步,兩年多的時間內,年產值從幾百萬元做到4000萬元,也是沾了滄州市按照產業鏈建設園區的光。”徐俊代表介紹,他們企業所在的滄州激光產業園,已經擁有了控制系統、動力元件、關鍵監測元件等配套企業。
“但沖床上的精密加工元件,在滄州買不到,需要到石家莊,甚至需要到長三角、珠三角采購。”徐俊代表說,他曾在東莞從事數控機械裝備制造行業多年,2015年和團隊一起落戶滄州創業。他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現,河北的配套能力需要更加強大。“讓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速增效,首先需要在產業發展環境和配套能力上再強化。”
“新動能尚未形成強大支撐”,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的當前存在的這一風險和困難,引發代表委員的共鳴。他們注意到,在復雜的經濟形勢面前,河北一方面在強力去產能,另一方面,如果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能盡快形成支撐,將會影響高質量發展的推進。
就此,報告中提出,我省將強力實施工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系列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們已經聯合了園區內的六七家企業,準備組建一家‘共享’式新企業,專門負責解決供應鏈上游問題。”徐俊代表介紹,公司同時還注冊了另一家新企業,依托自己的高新技術自動化產品,在打造面向下游的產品展示中心同時,還在延伸產業鏈條。
“今年還不錯,實現了開門紅,進入1月份,已經拿到了超過1000萬元的訂單。”徐俊代表說。
沃克曼公司的步伐契合了我省的發展方向。報告提出,今年我省要實施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創新百強培育等6大工程,大力發展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興產業鏈。
“報告提出,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速增效,并作出了富有針對性的部署。”金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總經理譚亮委員認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特點決定了企業要抓住市場機遇,必須加速發展。
他介紹,金風科技入駐江蘇某地后,企業每年能貢獻20億元產值,而迅速發展的配套產業同步貢獻了80億元的產值,一個新能源產業園,就為當地增“值”百億。
報告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定下了“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萬億”的目標。“讓高新技術龍頭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有助于這個目標的實現。”譚亮委員說。據介紹,金風科技已經先后布局張家口、承德、邢臺等地,目前正在向數字化轉型,在從事新能源設備制造的同時,還開拓了“智慧水務”“智能微網”等領域。他說,隨著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完成,效益會進一步提高。
讓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我們的工業化平臺動車組,獲得了2018中國優秀工業設計金獎。”中車唐車公司董事長侯志剛代表在發言中介紹,這款還沒上市的產品,一經展出,已經引發轟動。
引發關注之處在于,這款產品的設計突破了牽引動力集成單元、自適應模塊化網絡系統和制動系統、單車智能化等技術難題,在同一平臺上可實現不同車種、車型、編組數量和速度等級動車組的設計和生產。
侯志剛代表介紹,這款產品,不僅能實現350公里的時速,而且是雙層設計,因此可以實現多種功能,例如用作航空頭等艙、團隊出行、家庭旅游,或者用于開行東方列車等,單位能耗下降,乘坐人數顯著增加。
科技創新和工業設計雙輪驅動,使得中車唐車公司自2005年至今,員工隊伍沒增加,銷售收入卻從7億元增長到了180億元左右。
2018年11月,被譽為“國內工業設計行業規模最大、參展企業最多、全國參與范圍最廣”的2018第二屆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在武漢市國際博覽中心舉行,35家河北企業攜五十余件展品亮相展會,這已經是河北省連續第二年參展。
這次展會上,中車唐車的“工業化平臺動車組”,終評成績位列第一;長城汽車“WEY P8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終評成績位列第二。這是我國工業設計領域首個國家政府獎項,也是全國工業設計領域最高獎項。
“以工業設計助推河北制造向河北創造躍升”,這是我省為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而提出的一條路徑。為此,報告提出,我省將加快工業設計產業聚集區建設,辦好第2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
2018年,首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的舉辦,不僅吸引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前來參加,而且讓工業設計的理念,越來越為更多的河北企業所重視。
唐山市賀祥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祥啟委員介紹,為了更好地滿足合作伙伴的需求,公司先后和景德鎮陶瓷學院等展開工業設計方面的合作,并一度聘請意大利設計公司來擔綱企業的工業設計。
他介紹,該公司生產的機電產品主要用來給陶瓷企業配套,因為重視工業設計,產品出眾,企業已經成為了陶瓷行業幾大領軍企業的合作伙伴。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可探索的空間非常巨大。”邢臺華業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洪友委員認為,人們的消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由線下消費變為線上線下消費并舉。
他認為,這種背景下,線上互聯網企業忙“落地”,線下傳統企業則“觸網”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該著力在“互聯網+”和“+互聯網”中加強探索,促進線上和線下相結合、虛擬和現實相交互,打造新業態,創造新經濟。
觀點速遞
用好國際市場和資源
“我把塞爾維亞工業園項目,向各位代表介紹下,算是招商引資吧,如果有意投資,我們會提供全方位服務。”1月15日上午,唐山代表團討論中,河鋼唐鋼公司董事長王蘭玉代表推介起了該企業“走出去”的一項成果。
他介紹,繼河鋼塞爾維亞鋼廠成為國際產能合作的樣板之后,河鋼還在繼續推進“走出去”。其中,我省與塞爾維亞政府合作打造的工業園,就交由河鋼來負責,目前該集團已謀劃五六個項目準備落地。
王蘭玉代表這一介紹,吸引了在場代表的關注。新一年里,怎樣為河北優勢產能找到新的出路?
代表委員們認為,要深入對接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抓住用好“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引導傳統制造業企業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高端合作、深度合作,推動鋼鐵、水泥、玻璃等優勢產能“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打造更多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
“隨著張家口、唐山區域鋼鐵企業退城搬遷的推進,河鋼將產生800萬噸長材、900萬噸板材產能的閑置,我們需要為這些裝備尋找再投資的機會。”王蘭玉代表說,企業已經先后對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地進行了詳細考察。
“我們發現,對于優勢產能的全球布局,歐洲鋼企采取的是工序轉移的辦法。”王蘭玉代表介紹,歐洲鋼企大部分的煉鐵工序,是在北美完成的,而日本也有鋼企在菲律賓布局了400萬噸礦石燒結工序。
他認為省內更多鋼鐵企業可以考慮走出去,在澳礦進入中國的途中,布局部分工序,滿足東南亞市場需求。同時,俄羅斯正在遠東地區建設類似我國經濟特區的“超前發展區”,其天然氣、電力等能源價格非常便宜,政策也很優惠,對于河北鋼企同樣充滿機遇。
去年,我省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意見》《關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實施方案》等,制定了推進優勢產能國際合作的路線圖。深耕國際市場,更好融入世界。河北正在以優勢產能國際合作為重點,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
“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是雙贏之舉。”代表委員們表示,對于我省很多制造業企業來說,在海外投資建廠或收購當地企業所帶來的好處,不只開拓市場,同時促進了我省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提升我省企業國際化競爭水平。
基于此,王蘭玉代表建議,河北一些傳統制造業企業,要放眼國際,用好國際市場和資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